1. 首页 > 民俗

24节气是怎么来的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1-28
摘要:24节气是怎么来的农历中详列各节气,引发众人探寻二十四节气之由来。纵然今人对之重视度有所降低,然其仍为传承至今的习俗,故仍有不少人在遵循节气。至于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划分,亦同样激起人们的好奇心。三千多年前,24节气应运,24节气是怎么来的

 

24节气是怎么来的

农历中详列各节气,引发众人探寻二十四节气之由来。纵然今人对之重视度有所降低,然其仍为传承至今的习俗,故仍有不少人在遵循节气。至于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划分,亦同样激起人们的好奇心。

三千多年前,24节气应运而生,其起源与太阳息息相关。这一节气的形成,历经渐进,是上古农耕文明的结晶,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。西晋哲学家杨泉在《物理论》中记载:“昔神农始治农功,正节气,审寒温,以为早晚之期,故立历日。”此言道出设立节气的初衷,即为了指导农事。

古贤者历经岁月沉淀,洞察到腊月某日日影最长,六月某日日影最短。日影最长之日,即日长至,亦即冬至;日影最短之日,即日短至,亦为夏至。继此发现,春分与秋分亦相继问世。由此,四时之节令得以初步确立。

西汉武帝时期,《太初历》正式将“二十四节气”纳入,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。通过圭表测影法,黄河流域得以准确测定节气。现今的“二十四节气”源于三百多年前,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。历经历史演变,“二十四节气”已融入农历,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继之,民众依据月初、月中日月轨迹及气候、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,持续优化调整。至汉初,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新增小满、大雪二节气,遂构建起完备的节气体系。以黄河流域为参照,将年岁细分为二十四节,每节约十五日。